据美国体育记者萨姆·戈登报道,NBA波特兰开拓者队对自由球员前锋马乔恩·比彻姆表现出浓厚兴趣,可能以一份短期合同将其纳入麾下,这一动向引发广泛关注,因为若交易达成,比彻姆将与中国潜力新星杨瀚森成为队友,为开拓者锋线注入新的活力,当前开拓者正处于重建阶段,球队管理层试图通过低成本引援优化阵容结构,而比彻姆的潜在加盟可能成为休赛期的一步关键棋。
波特兰开拓者上赛季以21胜61负的战绩位列西部倒数,暴露了阵容深度不足和防守效率低下的问题,球队在选秀中摘得中国中锋杨瀚森后,明确了以年轻核心重建的方向,杨瀚森作为身高2米16的技术型内线,在夏季联赛中展现了出色的策应能力和篮下防守潜力,但其缺乏NBA经验的特点,要求球队配备更多能分担压力的锋线球员。
比彻姆的潜在签约正是这一战略的延伸,这位23岁的前锋上赛季效力于密尔沃基雄鹿队,场均贡献6.8分、3.5篮板,三分命中率35.2%,尽管数据不算亮眼,但其具备的3D属性(三分与防守)与开拓者需求高度契合,球队篮球运营总裁克罗宁在近期采访中坦言:“我们正在评估自由市场中那些被低估的拼图型球员,他们需要能适应快节奏体系,并在侧翼提供即时贡献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开拓者目前薪资空间有限,预计只能提供底薪或部分中产特例合同,比彻姆作为受限自由球员,若未获雄鹿匹配报价,很可能以一年“证明自己”的合约加盟,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操作,符合重建球队的运营逻辑。
比彻姆的职业生涯轨迹颇具戏剧性,2022年选秀大会上,他在首轮第24顺位被雄鹿选中,新秀赛季曾以41%的三分命中率引发关注,但随后因防守稳定性不足和进攻选择问题逐渐边缘化,上赛季,他在雄鹿的换防体系中场均干扰对手投篮4.3次,但对位球员命中率仍上升2.1%,这暴露了其单防能力的短板。
比彻姆的优势在于无球移动和转换进攻,根据NBA官方数据,其接球即射三分命中率达37.6%,快攻终结效率超过联盟68%的锋线球员,在开拓者以后卫驱动进攻的体系中,比彻姆若能提升防守专注度,有望成为安芬尼·西蒙斯和斯科特·亨德森的理想搭档。
比彻姆与杨瀚森的潜在配合值得期待,杨瀚森在CBA联赛中以高位策应闻名,而比彻姆的空切意识恰好能与之形成互补,篮球分析师凯文·奥康纳指出:“比彻姆需要在一个能发挥其运动能力的体系中重生,波特兰的开放式进攻可能提供这样的平台。”

19岁的杨瀚森目前正随开拓者夏季联赛阵容训练,其表现已引发多方关注,在近期对阵爵士的比赛中,他送出4次助攻并完成3次封盖,但同时也暴露出犯规过多(5次)和移动速度偏慢的问题,球队教练组计划让其从替补中锋起步,逐步适应NBA强度。
若比彻姆加盟,杨瀚森的内线压力将得到缓解,当前开拓者锋线由杰拉米·格兰特领衔,但替补席缺乏稳定轮换,比彻姆的防守覆盖面可协助杨瀚森护框,而其外线威胁能为内线拉开空间,这种互补性在现代篮球中至关重要,正如助教罗伊·罗杰斯所言:“我们需要让杨在舒适区成长,而具备空间属性的锋线是关键。”
挑战同样存在,比彻姆的防守习惯需要改进,而杨瀚森的英语沟通能力尚在提升中,二人能否快速建立化学反应仍是未知数,开拓者更衣室文化以年轻化著称,核心球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,这种环境或许能加速新援的融入。
尽管对比彻姆兴趣明确,但开拓者仍在考虑其他选择,据悉,球队已接触老将罗伯特·科温顿和受限自由球员杰登·麦克丹尼尔斯,不过科温顿追求更高合同,麦克丹尼尔斯则可能被母队匹配报价,比彻姆因此成为更具可行性的目标。
雄鹿队的态度将成为交易关键,由于薪资空间紧张,雄鹿可能放弃匹配低价报价,但前提是开拓者不引入竞争性抬价,联盟消息人士透露,至少有两只东部球队也在观望比彻姆的情况,这要求克罗宁团队尽快做出决策。
从时间线看,自由市场开启后一周将是关键期,开拓者需要在此期间确定锋线补强方案,以便开展后续训练营筹备,若错过比彻姆,球队可能转向交易市场,用未来次轮签换取即战力,但这对重建中的开拓者而言并非优先选项。
若比彻姆最终披上开拓者战袍,这笔签约将体现球队管理层的多重考量:首先是以最小成本提升锋线深度,其次是围绕杨瀚森打造更适合其发展的阵容框架,最后是为后续交易保留灵活性,比彻姆的短期合约不会影响球队2025年薪资空间,同时其若打出身价,可成为未来交易的优质资产。

对杨瀚森而言,比彻姆这类具备现代篮球特点的队友,将帮助其更直观理解NBA的空间逻辑,正如开拓者名宿特里·波特近期评论:“年轻球员需要与不同风格的队友合作,这比个人训练更能加速成长。”
各方仍在谨慎评估中,比彻姆团队希望获得更多上场时间承诺,而开拓者则需确保新援符合长期规划,这场自由市场的微妙博弈,不仅关乎球队下赛季的竞争力,更将直接影响杨瀚森等年轻核心的成长轨迹,随着训练营临近,波特兰的决策即将揭晓答案。